美肤水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嚯哟,100多年前你们是这样子P图的嗦
TUhjnbcbe - 2023/4/8 10:24:00

嘿,这是你今天第几次打开手机了,上班摸鱼的时候偷偷自拍过没?我猜你不仅拍了,还熟练地P了个图,丢进了朋友圈。

不得不说,这年头,对于日常比美的明星与爱好摄影的自拍达人来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有二:一个是相机,另一个是便是满足简单(瘦脸细腿变白美肤祛痘淡斑增高化妆)要求的神仙P图软件。

那么,在P图软件还未诞生的时候,又是什么来为我们的容颜保驾护航,不,为照片搞点小创意的呢?而后,在摄影术发展到今时今日,它的功能又有了哪些延伸呢?

来,从11月23日启幕,将一直延续到年2月23日的A4年末大展——《相机人的明暗室》X《从街头到语言》将给予你最直观、最艺术的回答!

▲图源/麓湖·A4美术馆

知道你们最想看在相机诞生之初,爱美的人们如何P图。来嘛,我们就先解锁多年前的修图大法,说好了,这次只放3招,剩下的,你们自己去现场观摩!

摄影术诞生之初,能拥有拍照机会的那可都是有身份的人,所以,尽管试想此时的你是一位19世纪的名门淑女,秋膘不上身偏上脸,拍出的照片还只有单色,想要红扑扑的精致小脸蛋怎么办?!!

早期修图大法第一招——果断上手!在没有彩色摄影技术的时代,拼的就是手绘,该技术不仅用于着色,也被摄影师和所有者用来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照片。

▲一个大胡子男人的肖像,摄影师不详,锡版摄影,xmm,约(左);一名年轻女子的画像,摄影师不详,锡版摄影,xmm,约(右)图源/麓湖·A4美术馆

▲藏品,摄影师不详,三人肖像,锡版摄影,×mm,约图源/横滨市民画廊蓟野

所以,尖下巴、鹅蛋脸、大眼浓眉统统不在话下,以至于有时候明明是拍的,却有种油画的赶脚。(这么说来,时下新潮的油画风滤镜原来是复古)

在照片得益于手绘更加精致的同时,手绘画也通过摄影术得到了复制。关于此,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分分钟当上最佳代言人,5美元上的经典大头照足以说明其传播力度。

▲图源/网络

除了上色修脸,弱弱地问一句,克隆相机的效果能办么?来,早期修图大法第二招——合成技术的跨世纪应用!

展览专门开辟了一个双子空间,在展示真实的双胞胎影像的同时,也对早期合成工艺制作成的“双子”像进行了直观地普及。

▲图源/麓湖·A4美术馆

例如,一张大概摄于年的照片中,摄影师F·E·贝克与另一个自己相遇并问好,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见,两个不同衣着与姿势“贝克”正在握手,通过直接印相显影。

▲藏品,F·E·贝克(E.F.Baker),摄影师F·E·贝克与自己握手,直接印相显影,×mm,约图源/横滨市民画廊蓟野

此外,正如现代人坐地日行八千里,一张照片走天下的P图技术,早期修图大法第三招——拼贴装饰也能让你马上开启全球之旅!

埃菲尔铁塔、伦敦大桥、自由女神像、卢浮宫……心有多远,P图的舞台就有多大。比如,展览展出了一对在威尼斯大运河上游览的夫妇的照片,他们压根没有去过该地,却通过拼贴的方式将自己的身影粘在了场景中作出了一张“照骗”。

▲威尼斯大运河风景,摄影师不详,蛋清显影,xmm,约图源/麓湖·A4美术馆

想要自己的肖像更加精致,利用综合材料进行装饰拼贴也不是不可能,在现场,一组戴帽子女人的明信片便在头饰与衣服上耍了一些小心机,虚实结合的方式,既好看又特别。

▲藏品,摄影师不详,戴帽子女人的明信片,明胶银盐,混合媒介,xmm,约图源/横滨市民画廊蓟野

可见,通过摄影媒介来完成心理上的幻想,可不是现代人的专长,早在摄影术诞生之初,各种具有针对性的P图持久战线便已经开始了!

当然,任何P图都必须建立在有图可P的基础上,因此,相机的诞生与发展也十分重要。诞生于年的摄影术,今年刚好年满岁,那么年前,摄影术与相机的发展是否便无处可循呢?

NO!作为一项重大发明,它们的诞生集聚了数代发明家的集体智慧。展览《相机人的明暗室》所包含的近件摄影收藏里,老式相机占据了相当可观的比重,其中,不乏一些制作于年前,甚至是年前的“超纲”之作。

在展览现场,这只被命名为“牛眼”的暗箱镜头成功引起了小都的注意,圆滚滚造型还真如其名,它的制造年代大约为年。

▲藏品,制造者不详,暗箱镜头(牛眼),75×70×70mm,约图源/横滨市民画廊蓟野

此设备在暗箱中的小孔里装有镜头,以便使图像提高亮度,而且眼球状的镜头还可以自由调节,以不同角度投射图像。这波操作,让小都直接想起了现代社会的度摄像头。

除了“牛眼”之外,在现场,还能看见一架诞生于0年的暗箱相机,它比达盖尔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足足早了39岁!

▲藏品,制造者不详,暗箱相机,××mm,约0图源/横滨市民画廊蓟野

虽然,在功能的完善上比不上现代相机,但是,它的结构已经成为现在“相机”的雏形。当将一张纸放在用于描摹的对焦屏上时,它可以作为草绘工具使用!

当然,制造年代在年之后的相机及镜头设备就更加丰富了,不论在功能上,还是造型上都花样百出。

例如专门的航空相机,它们通常在飞机和热气球上进行拍摄,用于制作高清地图。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展示了一架曾经安在鸽子身上,本打算做侦察使用的“双重运动”相机,结果因为鸽子不给力而没有付诸实践。

▲航空相机,林哈夫精密相机,xxmm,仙童航空相机F-8型,仙童航空相机公司,xxmm,(左);藏品,朱利叶斯·纽布伦纳(JuliusNeubronner),“双重运动”相机,72x50x45mm,约(右)图源/麓湖·A4美术馆

再如在20世纪早期用于拍摄大量人群的全景式相机,它可以利用弹簧和齿轮让机身旋转度,胶卷随机身旋转自动装入。

靠近展柜的墙上,还陈列着一幅用这种相机拍摄的第24届摄影师协会年度大会照片,那叫一个壮观。

▲藏品,摄影师不详,第24届摄影师协会年度大会,明胶银盐,xmm,图源/横滨市民画廊蓟野

多镜头相机,立体相机展柜也是热门打卡点。19世纪中期,多镜头相机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拍摄一种类似“证件照”的微型肖像。

之后,“宝石(Gem)”尺寸的锡版摄影相册也被发明出来,用以储存收集这种照片。在当时,相个亲,或者给亲朋好友留纪念啥的,特别流行交换这种照片。

▲藏品,摄影师不详,锡版摄影相册,锡版摄影,49×42×26mm,年代不详图源/横滨市民画廊蓟野

此外,具有伪装功能的腕表相机及领带相机,各种稀奇古怪的微型相机,儿童相机以及镜头也足够让观者大饱眼福。

▲图源/麓湖·A4美术馆

喏,这组诞生于年的*微型相机有没有让你想起《罗马假日》里的打火机相机呀。

据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胶卷相机之一,不论在色彩还是造型上都相当精致了。

▲*微型相机,*(Coronet)相机公司,65x33x37mm,图源/麓湖·A4美术馆

▲图源/网络

还有这个看起来有些“朴实无华”的简易盒式儿童相机,背后却藏着一个精彩的故事。

它诞生于年,被命名为学生相机编号NO.1,由于重量太轻,以至于使用说明手册上写着:“起风时,放一块石头在它上面以使其稳定。”

而展出时,我们还真能见到相机上摆放着一颗石头,而且它是“原装”的,并非A4美术馆的后期作为。

▲藏品,学生相机公司(StudentCameraCo.),学生相机编号No.1,79x97xmm,图源/麓湖·A4美术馆

当然,刚刚介绍的这些只是《相机人的明暗室》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展品,它们来自于日本横滨市民画廊蓟野所拥有的部分横滨市相机与摄影收藏。

此前,它们为美国商人瑟曼·内洛(ThurmanNaylor,-7)所有,从摄影史上的重要作品到内洛个人旅行中邂逅的相关摄影纪念品,这些藏品均反映了他作为独立收藏家的个人视角。

▲[Reg.No.,-2,]藏品,立体卡片,蛋清显影,彩色,19世纪图源/麓湖·A4美术馆

▲图源/麓湖·A4美术馆

本次展览特邀艺术家野村浩(NomuraHiroshi)进行客座策展。年,他发行了一本漫画书——《CAMERAer-变成相机的人》。

这本漫画书拥有丰富而有趣的角色,例如蚊子、树懒、漫步君等等,它们表达了作者关于摄影的各种想法和感受,这些情节不仅触动读者共情,也在读者群体中引起了不小轰动。

▲图源/麓湖·A4美术馆

本次展览,也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导览员,他们就是“CAMERAer”中的角色,跟随着野村浩的独特视角出发,展览被划分为16个版块。

分别为是影子、相机人1、洞、远摄、复制、装饰/合成、镜子、空地、双子、全景、立体、眼睛、宇宙的暗箱、相机人2、黑暗、从影子到影子。

▲图源/麓湖·A4美术馆

同时,中国当代艺术家阿斗、陈萧伊、陈哲、李俊、骆丹和张晓也带着他们的作品来到了现场。值得一提的是,每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野村浩自己的作品都分布在不同的板块,以一种契合的方式十分恰当地融入了展览。

例如,野村浩拍摄并合成的一组“女儿们”的照片,被放在“双子”版块;张晓轰动一时的作品《三姐妹》及新作《无名者NO.1》则被放在了装饰/合成版块,他试图通过这些看上去“艳俗”“土味”的照片来探讨乡村审美与当代审美差异。

▲张晓,三姐妹系列,艺术微喷,油画布,纱布,水钻,x75x12cm,图源/麓湖·A4美术馆

▲图源/麓湖·A4美术馆

再如,骆丹使用湿版火棉胶工艺体验时间的作品被放在了“洞”板块,阿斗蒙着布的寻找之旅陈列在影子板块,李俊探讨不确定性的底片居于“空地”,而陈萧伊的动静感知被隐于“黑暗”。

▲阿斗,那本翻不完的书,艺术微喷,xcm,(下左);骆丹,“何时离去”系列作品,卤化银、火棉胶、亚克力,xcm,(下右)图源/麓湖·A4美术馆

展览从影子出发,最后回到了影子。观展结束后,由于夜光膜的聚光效果,观展人的影子也和“漫步君”一起留在了最后的银幕之上。

它仿佛一条奇妙的线索串联起一个美好的下午,也串联起摄影术的发展,将所有热爱它,守候它的人相聚,展开了一场关于不论时间,无分国界的对话。

而后,位于A4美术馆1楼展厅的《从街头到语言:8年以来的西南行为艺术》又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对其进行书写,影像在他们的行为艺术中,作为一种记录的载体和表现媒介得到了延伸与诠释。

此次展览聚集了艺术家周斌、王彦鑫、幸鑫、何利平、童文敏、胡佳艺、和丽斌7位艺术家的作品,有趣的是,展览的前言部分及与预告海报上的7种图形分别代表了艺术家的不同风格与作品内核。

▲童文敏,城堡,行为影像,14’42‘’,图源/麓湖·A4美术馆

何利平在经典作品《只要心中有沙哪儿都是马尔代夫》中的人形横道演变成了海报中的五条横杠,同时被至于展厅之中,放在作品《一个展览的生成》之前。

胡佳艺《冰刀》中的不断摔倒过程被简化为一条横杠加一个转弯的箭头,正如她在该作品中发现在对抗的不是她自己和外部世界,而是她和她本身。

▲何利平,“一个展览的生成”展厅现场图源/麓湖·A4美术馆

▲胡佳艺,冰刀,单声道视频,6’01”,;胡佳艺,达利的胡子,综合材料,图源/麓湖·A4美术馆

王彦鑫作品中充满了对撞性,正如海报上的两个箭头。在本次展览中,他使用LED冷光进行创作,缝制在衣服上,在黑暗的环境中制造一种无力感,就像在大时代背景下,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遗失,如泡影般绚烂后破裂崩塌。

艺术家展览之外,展厅还设置了文献区,供观众查阅8年以前的西南行为艺术情况及参展艺术家的其他作品。

▲图源/麓湖·A4美术馆

同时,在现场,观众还能在呼吸空间内开始一场自我行为挑战。

尝试用10种方式握一个人的手,或是与5位现场观众相距1米拥抱,每次半分钟,又或是含一口水,给10个观众讲述一段自己的故事……

▲图源/麓湖·A4美术馆

总之,放心大胆去做吧,在这里,自由为上。

YOU成都看展福利

麓湖·A4美术馆年末大展《相机人的明暗室》《从街头到语言:8年以来的西南行为艺术》5张入场券免费送!

快来留言区表达你对艺术的热爱吧!小编将根据心情翻牌子哦。盆友们可以将A4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的展览与年末大展一起看!

相机人的明暗室/从街头到语言

年11月23日-年2月23日

麓湖·A4美术馆

早鸟票25元/张

原价票80元/张

1
查看完整版本: 嚯哟,100多年前你们是这样子P图的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