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肤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夜雨丨罗昭伦光环的背后报告文学
TUhjnbcbe - 2025/5/1 17:30:00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http://www.xftobacco.com/m/

光环的背后(报告文学)

罗昭伦

“五和村变啦,不但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村民们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今,只要一踏进万盛经开区万东镇五和村的土地,都可以看到一座座漂亮的农家庭院掩映在青山绿水中,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往远方延伸,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欢乐祥和的乡村旅游新图景。

天还是那片天,地还是那片地,人还是那些人,五和村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好的“领头羊”,她就是党的二十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周冬勤。

产业发展领头人

几年前,该村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没有主导产业支撑,导致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水平低。就村里比较有规模的黄花梨种植而言,虽有20余年的历史,由于管理粗放,经营无方,收益不高。其它刚刚起步的特色经果林等项目,也存在产业推进力度不够、发展思路不清晰等问题。

“作为一个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年,周冬勤被村民们推选为村主任后,为改变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决定成立重庆五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做大做强“五和果”产业为突破口,将五和梨园等集体资产纳入公司统一经营,实施“旅游+”的发展战略,走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实现产业发展从“小而散”到“大而强”的转变。

几年时间下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她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年,她接任村党总支书记一职后,开始探索利益连接机制,动员56户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在苦竹沟村民组筹备成立重庆果之绿股份专业合作社,发展红心猕猴桃、枇杷、杨梅、李子等林果产业。

“村里办合作社初期,很多村民不支理解,不愿意入股。”周冬勤便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同时让村民代表去开州七圣村参观。通过实地考察学习,让大家开阔了眼界,以前不愿意入股的农户,也主动打消了念头。

不久,村里又与重庆丰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集体资源入股分红模式,村集体以集体鱼塘入股,农户享受土地流转收益,村集体享受固定收益。在此基础上,组建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探索大棚育苗、农户种植、专业合作社营销模式,定期为贫困户免费发放蔬菜苗,带动全村蔬菜种植业发展。

通过一系列大胆的模式创新,到年底,除精品果园种植面积突破亩外,还发展清水鱼塘余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余亩,形成“五和果、五和鱼、五和菜”三大主导产业。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以上。

困难群众贴心人

做一名让群众信任的党总支书记,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要一心为民就行。周冬勤回忆说,去年2月25日,她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在北京参加表彰大会期间,她就在想,去年由于疫情原因,村里没有举办梨花文化旅游节。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办,因为村民们很期待。尤其是刚刚脱贫的困难群众,更是翘首以盼。

载誉归来的第一天,她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召集村“两委”成员开碰头会,商议梨花节的筹办事宜。开完碰头会后,一行人来到五家湾朱光平家。今年50岁的朱光平,曾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也是周冬勤联系的重点帮扶对象。年,在她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下,通过享受精准扶贫政策,开始种植特色蔬菜,养殖鸡、鸭、鹅等畜禽,同时加入村里的水果专业合作社,依托梨花节开起了农家乐,年收入5万多元。

“周书记,既然你来啦,我想顺便问一下,今年的梨花节什么时候举办?大家都等到起的。”此时的朱光平正在给圈舍里的鸡、鸭喂食,听见周冬勤的声音,他赶紧出门,端出凳子和茶水,迫不及待地问。

周冬勤一手抓起粮食撒向圈里的鸡、鸭,一边对朱光平说:“老朱,去年没有举办梨花节,是因为疫情严重的原因,今年肯定要办。估计梨花节游客可能有点多,许多游客赏花后,都喜欢购买土特产,你要多准备点哟!”

“嗯!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蔬菜是新鲜的,牲口(鸡)和鸭子都是自家养的,就等着梨花节开幕游客来买啦!”朱光平笑着点点头。

“还有,一定要把包装搞好,特别是食品卫生千万要注意,不要给游客来买后留下不好的印象。”临走时,周冬勤再三叮嘱道:“以后有啥困难,可以直接跟我说。”

今年48岁的刘道勇,也是夹石头村民组的困难户。他和妻子康光碧都因伤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两个女儿一个在读高中、一个在读初中,一家人靠种6亩梨子的收入很难维持生计。周冬勤和驻村扶贫干部了解到情况后,一方面,让康光碧到村里当保洁员,解决了她的工作问题;另一方面,积极向社会爱心人士发起爱心捐助活动。通过努力,得到重庆盘升公司和盛兴出租车公司的大力支持。两公司负责人表示愿意资助孩子上学。对刘道勇的两个女儿给予学业资助。

据了解,年,该村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村时,像朱光平、刘道勇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村多达52户人。在周冬勤的带领下,村支两委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出发点,帮助家庭贫困的村民解决子女入学、就业扶持、春耕资金等问题,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到年底,52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文明新风引路人

说起对之前五和村的印象,村民霍之栋告诉笔者,从小时候记事起,村里出行道路不平整不说,而且环境也是脏乱差,连个活动的地方都没有。

周冬勤上任后,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积极引领村民改善生活方式,搞好自家庭院、房前屋后卫生,栽植月季、黄杨、冬青等绿化苗木,对村道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围绕“事业和顺、生态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乐、乡村和谐”等五“和”建设内容,打造乡情陈列室、图书室、梨园文化广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周冬勤的倡导下,村里制定《村民文明公约》等制度,引导干部群众,改变传统习惯,倡导文明新风尚。创新设置了“和事堂”,聘请村里有一定法律知识、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的老党员担任“和事佬”,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五家湾村民组村民张某,因刚修完的屋顶漏水,气冲冲地找到修缮工人理论。事情发生后,两人互不相让,在家门口吵了起来。眼看口角就要升级成打架斗殴事件,周冬勤得知情况后,及时安排村里的老党员霍兴维去张某家,将两人请到了村里的“和事堂”。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剑拔弩张的双方冷静下来,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

为当好全村人的主心骨,周冬勤一天也没闲过。10月29日中午,正当她准备接受笔者采访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栀子沟社村民袁某和张某,因土地分界线问题发生了纠纷。她顾不上接受笔者的采访,立即联系值班车辆,迅速赶到现场。袁某见周冬勤亲自上门来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啦。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不到一个小时,两家握手言和。临走时,张某握着她的手说:“既然你周书记都来了,我听你的。”

近年来,五和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重庆市乡村文明旅游示范村”“重庆市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年12月30日,她本人也被国家人社部、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妇联系统劳动模范”。

基层党建带头人

已在五和村打拼了14个年头的周冬勤回忆说,刚挑上村党总支书记这副担子时,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和责任。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在第一次村支两委会上,率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团结保稳定,实干促发展。并明确表态:村里大小事情,都必须按组织原则和规章制度办,由两委集体研究决定。为让村民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办事的人,真正做到时时有人管事、有人干事,要求村支两委干部每天必须按时到村办公室上班,有事须先请假。手机24小时开机,包括星期天、节假日,随叫随到,确保村民到村里办事不跑空路。

周冬勤常说,“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70后”女干部,周冬勤深知自己知识储备上的不足。大凡有学习的机会,她都要抽出时间去“充电”。去年10月13日,周冬勤得知重庆乡村振兴学院要举办培训班,她主动联系,报名参加学习。

周冬勤不仅自己学,还将提高党员的理论修养放在支部建设的重要位置。依托农家书屋、

1
查看完整版本: 夜雨丨罗昭伦光环的背后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