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肤水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有关于圆明园你所不知道的历史,快看看吧
TUhjnbcbe - 2024/5/13 18:06:00

在宫廷区的西部、茹古涵今的南部,有一组以长春仙馆为主的景区,佳景云长春仙馆是一组四合院式的宅院,三门5间正殿,后边是绿荫轩,西廊后有丽景轩。雍正七年后,在这里,弘历度过了他的快乐的童年;在暖和的房间里过冬,在夏夜山丘上的凉亭里消暑,在高耸的松柏树荫下读书,成为了他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他自号长春居士。乾隆登基后,皇太后崇庆慈宣游幸御园时,膳寝于此。乾隆题名长春仙馆仙馆为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处,意喻是祝愿其母长寿,后来在圆明园东侧建附园,亦以长春命名。乾隆归政后,复赐嘉庆居此。乾隆对他的母亲有很深的感情,母亲为他带来了洪福,是他年少时的深刻记忆。康熙、胤禛、弘历祖孙三人相会牡丹台。几天过后,康熙派太监取走了弘历的生辰八字,接着,康熙再次驾临圆明园,并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老皇帝指名要看看弘历的生母,他细细看了半分钟之久,边看边说果是有福之人。

乾隆生母是出身平民家庭的钮祜鲁氏,她身上完整地保存了满洲人在白山黑水陶铸起的强壮。乾隆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强大的身体基础,其体格之健壮,寿元之高厚,在中国历代皇帝中绝无仅有。长春仙馆的寓意,满足了乾隆的祈愿85岁高龄的母亲跟着乾隆步履甚健地登上了泰山后,第二年仙逝而乾隆活到89岁。长春仙馆屋宇深邃,重檐曲槛,逶迤相接。庭中径旁,有梧桐有山石,这一带又是月季颇盛。乾隆.初夏即景曾经描绘过这里南风拂薰,树影频移,乳燕衔泥,蝉噪柳荫的清幽淡雅的景色。长春仙馆的西部,有5开间的含碧堂,广植玉兰;后有林虚桂静,桂树丛生;左为古香斋,可读书听泉,东边有抑斋阁。林虚桂静东南有墨池云、随安室。随安室对雨是嘉庆的雅事。

林虚桂静,桂花飘香。桂花为木犀科植物,树形多成球状,象只只绿绒色的绣球。中秋八月,深绿明丽的叶腋下开出丛丛束束的小花,花色橙红的丹桂,香气淡雅宜人。在神话嫦娥奔月中,桂树栽进了仙界月宫。传说西汉时西河人吴刚,学仙有过,谪伐月中桂,桂高五百丈,斫之,斧伐随合。为君移向故园栽,仙种原从月中来,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诞不敢香,都是意在突出桂花馨香之浓郁,表现桂花内在之品格。墨池,在江苏临川,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羲之尝慕张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北宋著名散文家曾巩作墨池记,为千古名篇。从长春仙馆的西南门,可进入藻园。园门傍溪湄,绿径多奇石。嵯岈列屏山,境仿三吴迹。(嘉庆)。里面是旷然堂和贮清书屋。旷然堂东有夕佳书屋,北有镜澜榭,东南有凝眺楼、怀新馆,西北是湛碧轩,西南是湛清华。鸣玉溪泛舟,凭流亭放船,皆极尽兴致。

在杏花春馆西北,有一组水景,于湖上筑室作卍字形,联结九州与西北景区,又与武陵春色相互倚重,这就是万方安和。这里复谷环抱,植山桃万株;春风堤柳,秋月芦花,溪烟入牖,枕流漱石,境隔尘凡,清幽极至。这卍字形的建筑,是我国古今建筑史中仅见的一个特例。卍是上古时代的一种符号,象征太阳和火。在印度意为吉祥的云相,我国佛界则有万德吉祥之意,唐代武则天把它定作万字,是天下一切吉祥功德。这里的卍则有着浓烈的政治含义,象征着大清江山的永久传承。轻巧绮丽的万方安和有33间殿宇,四面采光,冬暖夏凉,万字开口处有平桥相通,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乾隆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常常被秋月之下,卍字漂浮水面,上下对应的金色倒影所吸引,这个金色倒影被称为佛光普照。是地冬燠夏凉,四序咸宜,亦皇考所喜居也。他经常居住在这里,凝神致远,澄观治怀祁盼万方归覆冒,一意愿安和。道光诗曰形成卍字非工巧,寓意千方致久安。竹涧风微音更静,松屏雪霁景无阑。

古往今来,有为数众多的文人,特别是封建士大夫在寻求一种与世无争、恬静平和的境界。晋时诗人陶渊明将其推向至极,艺术地塑造了一个世外桃源,这种美妙虚幻的意境,被圆明园中的武陵春色一景体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武陵,晋代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武陵春色重在体现桃花繁盛,奇丽无比的景色。陶氏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派春意盎然、令人陶醉的景象。武陵春色在万方安和的东北。一汪湖泊为池,池南、东、北三面青山。池北有壶中日月长,东边是天然佳妙,南厦为洞天日月多佳景。武陵春色之西,是全碧堂,东南堂是小隐栖迟。堂后,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溪水,洞中流淌。当年,武陵渔人便舍船,从口入。而今,则乘舟缘溪行,穿洞而过,东有清秀亭,西有清会亭一个小村落隐蔽在山坳里,似乎与外界不相往来,村子的南半部叫桃花坞,坞西叫清水濯缨室。又西稍北,是桃园深处。东边是绾春轩,轩东北是品诗堂。

桃花坞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绝妙的中国村落图画,好一个平和宁静的极乐世界。雍正四年,乾隆在此读书,额为乐善堂。乾隆乐善堂记写到予有书屋数间,清爽幽静,山水之趣,琴鹤之玩,时呈于前。又说颜子曰乐善堂者,盖取大舜乐取于人以为善之意也。这里的山口是点睛之笔。在湖南省的桃花园里,山洞叫秦人古洞。它与中国园林的漏窗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世内世外,一口分明,身在一景,又目接另一景,变化万方,引人入胜,意趣无穷。造园艺术家们在皇家园林里大胆地收取陶氏世外桃源的意境,大有深意。根据史料记载,在统治帝国的13年当中,雍正很少离开过圆明园,而且,在这个完全隐秘的私人空间里,他象一个迷恋于游戏的孩子,穿戴着奇装异服,装扮成各色人等,在花团锦绣中快乐地嬉戏。或者经常将自己装扮成古代文人的形象,寄情于山水。

自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与之俱来的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重负。这样,圆明园就成为了雍正的精神家园。或许,文人们所追求的自由和淡泊,是身居皇位,为权力包裹的雍正内心深处的渴望。而找寻世外桃源作为武陵春色的主题,也就不足为怪了。清水濯缨室的濯缨,取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意,沧浪,即汉水,水清可以洗帽带,寓意超脱世俗名利的清高自守。三闾大夫屈原忠而被谤,流放泽畔,脸色憔悴,形容枯槁,沧浪的渔父是个隐归江湖的高人,见到屈原如此景况,就唱了一首沧浪之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意欲劝屈原随世浮沉。自此,沧浪水遂成为了高人隐逸之所居,也为风景清丽的胜境。其意境多为造园所取。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关于圆明园你所不知道的历史,快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