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621330.html为月季正名,
还玫瑰以清白
“
传说在欧洲,玫瑰是和爱神维纳斯是同时诞生的,玫瑰的鲜红颜色,是爱情、美丽的象征。罗马时代举行盛大宴会时,从天花板上撒下玫瑰花瓣,让宾客犹如沐浴在红色花海之中。
“才子佳人都相赏,天下风流是此花”我国清代诗人孙星衍所用赞美的正是玫瑰花,可见无论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玫瑰都象征着美丽和爱情。
在国外,人们将月季、玫瑰、蔷薇统称为“Rose”,“Rose”在以前被视为很珍贵的花卉,当玻璃温室出现后,它们被大量种植,才得以满足大家情人节赠送“Rose”的心愿。而在我国确有玫瑰(Rosarugosa)这个种,由于历史和翻译的原因,现在我国很多地区仍将“月季”称作“玫瑰”,造成了名称的混淆。市场上出售的切花月季均被称为玫瑰,不仅造成了月季文化的混淆,我们也不能真正地认识玫瑰。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将月季、玫瑰和蔷薇划分得很清楚了。在杨万里的《红玫瑰》一诗中这样写道:“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说明在我国宋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这三种植物是有区别的了。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
按照植物学分类,月季、玫瑰与蔷薇都是蔷薇科、蔷薇属的花灌木,但却是完全不同的植物。“月季”以数月常开而得名,主要特征是一年四季都有花;真正的“玫瑰”其实是蔷薇属内的一个种,每年只开一季花;至于“蔷薇”,则是蔷薇属植物的通称,全属共有多种。
现代科学基因研究为我们进一步揭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陈向明等人用RAPD方法鉴别了三者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玫瑰与月季的亲缘关系较近,二者和蔷薇的亲缘关系较远。
从形态特征来看,区分月季与玫瑰也是有迹可循的。
月季,常绿或半常绿灌木,茎枝具散生针状刺。小叶3-5,叶两面无毛,表面有光泽,微香,花期4-10月连续不断,多次开花。其识别特性为花期极长,叶表面有光泽且两面无毛。
玫瑰,落叶灌木,茎枝密生刚毛与倒生刺。羽状复叶,小叶5-9,叶表面皱,背后有绒毛与刺毛,芳香,花期5-6月,仅开一次花,其识别特征是香气更浓郁、叶表面皱且叶背有毛。
月季与玫瑰都耐寒、耐旱、喜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为佳,空气流通的环境可促进其健康旺盛生长,盛夏需要适当遮荫。
月季与玫瑰都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花卉,其种植栽培和加工利用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除了可用做观赏外,它们早已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月季的花、根、叶均可入药,其性味甘、温,入肝经,有疏肝解郁、消肿散结、活血调经之功效。月季作为花茶饮品也颇受人们喜欢,《群芳谱》中记载:“唐时寒时宴宰相,用月季酒。”可见,早在唐朝月季就作为饮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在潘胜利的《百花食谱之十二月季花》中,还详细记录了月季花酒、月季花粥的制作方法。
玫瑰馥郁芬芳,可从中提取精油,具有浓烈的香味。玫瑰精油长期以来就是国际市场上最流行的花香型精油之一,市场需求量十分巨大,目前已经达到了每年30吨,其价格昂贵,1kg玫瑰油相当于1.5kg*金的价格,有“液体*金”之称,广泛运用于化妆品、香水之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玫瑰还可用于食用,它的根可以用来酿酒,它的鲜花可以直接用于酿制玫瑰酱或制作鲜花饼。
中国花文化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在种花、赏花、画花、咏花、用花活动中形成的文化结晶和精神财富。是以花卉为载体,融入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的宝贵财富。
张新在《月季花》中这样说:“一番花信一番新,半属东风半属尘。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季春。”赵师侠词作《朝中措月季》,写得更为传神:“开随律嘻度芳辰。鲜艳见天真。不比浮花浪蓉,天教月月常新。蔷藏颜色,玫瑰态度,宝相精神。休数岁时月季,仙家栏滥常春。”
///
我国是月季与玫瑰的故乡,在炎帝神农时代就已被栽种,在汉代宫廷御苑中已成为观赏名花,我国月季以一年中多次连续开花而著称全世界,是十大名花中的“花中皇后”。正是源于对月季花、玫瑰花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把月季和玫瑰区分开来,为月季正名,还玫瑰以清白,在继承前人的经验上,将月季和玫瑰各自发扬光大。
-THEEND-
文字
奶茶